你不知道的烟酰胺真相,全网最详细的烟酰胺总结,不看后悔!

摘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女性而言, 拥有晶莹白润的肌肤一直是绝大多数女性的终身追求。有调查显示:80%的亚洲女性希望自己的肌肤白皙莹润, 70%的欧美女性主要利用功能性美白化妆品来减轻和消除黄褐斑、色斑等色素沉积。因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的产品开发及其功能性原料的开发已处于日趋活跃、快速增长的态势。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化妆品公司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皮肤美白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在1974年,一名叫Girish Parsad Mathur的英国人将烟酰胺使用在了防晒霜中,意外达到了美白的效果。后来各种研究机构开始了对烟酰胺的研究,逐渐证实了烟酰胺在延缓皮肤老化、抑制黑色素沉着、美白等方面的效用。烟酰胺开始被大规模用于护肤品中,有了“美白神器”的称号。

关键词:烟酰胺,美白,使用方法,副作用

绪论

本文将通过对烟酰胺成分的多方面研究,来阐述烟酰胺是如何起到美白抗衰作用的。着重利用以往研究实例来带领消费者真正认识烟酰胺,并使消费者了解到烟酰胺在护肤品中的使用历程,清楚烟酰胺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避免烟酰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

一、成分解析

烟酰胺, 又名尼克酰胺 (NAA) 、维生素B3、维生素PP,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几乎无色无味, 可溶于水、乙醇等, 微溶于醚和氯仿。作为B族维生素的一员, 其一直以抗衰老的功效为医学、美容界所共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防治糙皮病、舌炎、口炎、光感性皮炎和化妆性皮炎的治疗。

二、药理功效

(1)黑色素生理形成过程

从皮肤生物学的角度讲, 人类皮肤的颜色受色素体系的影响, 黑色素是黑色素细胞的产物, 这些色素的含量与分布状况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而黑色素形成的生理基本过程可概括为: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 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朊细胞转移, 转移至角朊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 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 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2)烟酰胺对黑色素的抑制作用。

烟酰胺通过抑制黑色素颗粒的形成, 及其黑色素颗粒在向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 影响皮肤颜色或形成色斑这阶段前起很大的作用, 有效抑制黑色素向角质细胞传递, 当有部分黑色素不可避免地达到表层皮肤后, 烟酰胺又能通过加速皮肤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促进含有黑色素的细胞脱落。从内到外, 实现改善肤质、净白肌肤的效果。

三、使用实验举例

在日本学者Tomohiro Hakozaki的相关研究及上海辛普的相关资料中都能得到很好的烟酰胺美白作用的验证及说明。

当烟酰胺以质量分数为3.0%用于皮肤美白产品中时, 无论是肉眼观测的结果还是仪器检测的结果, 都能直接体现出烟酰胺对皮肤美白效果的外在表现, 而且间隔的时间验证, 进一步展现了它不但不具有氢醌等成分的“反弹效应”, 反而能通过一段时间对肌肤的调理与改善后, 达到持续美白的护肤效果, 真正体现皮肤自身白皙亮丽的健康状态。

作为能量储备因子 (NADPA) 的指针, 烟酰胺参与体内三大代谢, 是一种保持皮肤能量平衡、呈现年轻态的潜在成分, 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物质。

四、烟酰胺在化妆品中的实际应用

2002年宝洁公司的T Hakozaki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杂志发表“Theeefect of niacinamide on reducing cutaneous pigmentation and suppression ofmelanosome transfer”论文,阐述5%的烟酰胺可以阻断黑素小体向角质细胞转移,2%的烟酰胺在防晒产品里可以改善面部皮肤的外观。

2003年宝洁公司在北京的国际皮肤美容学术年会和2004年美国皮肤学学术年会上发表“Niacinamide: A B vitamin that improves aging facial skin appearance”,介绍使用5%的烟酰胺可以改善脸部光老化的状况,包括皱纹,发黄和弹性。

2005年F Alan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发表Final report of the safety asseeement of niacinamide and niacin, 认为烟酰胺已经进入30类化妆品产品中,认为添加量在0.001%~3%之间是安全的。

2005年Zoe Diana Draelos(P&G 顾问) 在Cutis发表了Niacinamide-containing facial moisturizer improves skin barrier and benefits subjects with rosacea.提出烟酰胺对于玫瑰痤疮的屏障修复功能。

2006年Zoe Diana Draelos 在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发表了基于亚裔(日本)消费者和白人的研究“ The effect of 2% niacinamide on facial sebum production”,烟酰胺对于亚裔志愿者的皮脂腺分泌有抑制作用。

2009年 宝洁公司的JJJ F,J.R Kaczvinsky等在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杂志发表了” A randomized,controlle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rinkle reduction benefits of a cosmetic niacinamide /peptide/retinyl propionate product regimen vs a prescription 0.02% trtinoin product regimen”, 介绍了含烟酰胺,肽类与维生素A醇酯的复配配方的抗皱功效。

由上面文献可以看出,烟酰胺在美白方面的走红,离不开宝洁公司的大力研究和推行,在取得成功之后,宝洁公司全线产品几乎都开始添加烟酰胺。

而后看见烟酰胺广大市场前景的护肤品公司纷纷效仿,使得烟酰胺逐渐被推广到护肤品之中。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烟酰胺已经成为可靠的一种护肤品成分。

五、用法用量

对于烟酰胺功效的认识,从营养,到治疗痤疮,到协助防晒抗老化,到抗皱,祛黄,到屏障修复,再到深入于基因美容,一步一步被推动向前,而且功能越来越强大,一个普通的维生素一下子被赋予了几乎无所不能的“神话”成分,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成分在其它化妆品的添加量一直保持在5%以下。因为烟酰胺本身含有刺激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对烟酰胺的耐受度。

烟酰胺是进入到人体再进行合成的成分,它的浓度并不直接作用于实际护肤效果,皮肤对不同浓度的烟酰胺的适应性都是有限度与阶段性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含有烟酰胺的护肤品对皮肤的刺激程度,虽然烟酰胺造价并不高(全球最大烟酰胺生产厂家龙沙(Lonza)的烟酰胺(化妆品级)每公斤报价也就不到100元),但并不是含量越高越好。

六、烟酰胺的使用缺陷

烟酰胺阻隔黑素小体转移到角质细胞的功效是超出预期的,这对于美白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应该不是最重要的作用。

(1)烟酰胺的美白功能是有限度的

从黑素细胞里酪氨酸经酪氨酸酶催化合成,生成,分泌,转运到角质细胞的步骤来看,转运是一部分。如果经过紫外线爆晒,黑色素细胞被激活,大量合成黑色素,那么黑素细胞里充盈了黑素小体,一定会分泌出来,虽然进入不了角质细胞,那么也会散布在细胞间质,或者向下进入真皮部分。

(2)烟酰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其他基质来促进吸收

如果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不阻隔紫外线(包括蓝光),不控制炎症发生,只依赖于烟酰胺,美白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你用到的宣传烟酰胺的化妆品都不会是这样单纯的水溶液,而是会有一些其他基质,这些基质多少会对烟酰胺的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保湿剂了,有保湿剂的加持,首先水分蒸发没那么快了,这样就给了烟酰胺更多的被吸收时间,其次,很多保湿剂本身就有很好的亲肤性甚至促渗效果,比如丙二醇。但,说到底,它也只是个水溶性的维生素,透皮吸收能力是有上限的,10%的烟酰胺只靠一般化妆品基质的加持是绝对不会完全吸收的,使用者也可以用肉眼观察确认。

七、烟酰胺使用副作用

凡事都有利弊的,烟酰胺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原料中的杂质成分烟酸会引起皮肤的刺激,一些消费可能在用高含量烟酰胺的产品可能会引起发红等过敏现象。也就是大家喜欢说话的烟酰胺不耐受问题,烟酰胺副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烟酰胺使皮肤发红

如果使用者是敏感肌,或者是干性皮肤,在皮脂膜不健全或者是皮肤耐受程度不够的时候,烟酰胺本身的刺激性是很有可能导致泛红过敏的,甚至是肿起来。

(2)、烟酰胺刺激皮肤,促进代谢,导致毛发生长加快

一般来说,人不能生长出新毛囊,毛囊是令毛发生长的皮肤细胞。烟酰胺有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够刺激人体表皮的代谢速率,所以可能会刺激使用者毛发增长加快。

结 论

做为一种备受皮肤界权威人士称赞的护肤成分,烟酰胺在美白方面效果明显,在化妆品行业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多功能活性抗衰成分,其功效已在许多专业期刊中得到证实。不过消费者要注意烟酰胺成分含量和使用方法,逐步建立耐受度,如果出现副作用,需要及时停止使用。

参考文献

[1]Offerta A, Bonina F, Gasparri F, et al. In vitro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of Niacinamide and Phytosterols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their Effect on Skin Barrier Recovery.[J]. Current Drug Delivery, 2016, 13(1): 111-120.

[2] Hakozaki T, Minwalla L, Zhuang J, et al. The effect of niacinamide on reducing cutaneous pigmentation and suppression of melanosome transfer[J].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02, 147(1): 20-31.

[3] Bissett D, Miyamoto K, Sun P, et al. Topical niacinamide reduces yellowing, wrinkling, red blotchiness, and hyperpigmented spots in aging facial skin1[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4, 26(5): 231-238.

[4] 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5.

[5] 杨驰,郑咏秋,戴敏.烟酰胺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14-1916.

[6] Chen A C, Damian D L. Nicotinamide and the skin.[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4, 55(3): 169-175.

[7]赵辩,黄秋玲,毕志刚.等.人正常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细胞生物学鉴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1.12(5):226-227.

[8]马米记.林惠芬。吕洛。等.美白祛斑化妆品添加剂基本筛选平台研究[].日用化学工业.2002.32(6):26-28.

[9]宋琦如。沈光祖.金锡鹏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黑素细胞中

黑素含量[J].日用化学工业.2002,32(3):61-65.